丧葬、文化与经济学:评肯尼亚的两个案例
阿巴古希族
阿巴古希族讲班图语,主要居住在东非大裂谷以西土地肥沃、农产丰侥的地区。由于古希高原人口稠密,土地只得分割成小块耕作。按该族习俗,土地传子不传女,因为儿子维持着父亲的血脉。所谓家庭已超越核心家庭,构成扩大的家庭经济单位。
同卢奥族一样,阿巴古希族也有过渡仪式,标志着人生的不同阶段:一为降生,二为割礼,三为婚娶,四为死亡。一个人不管是成为小家庭还是大家族的一员,就必须经历这几次仪式(关于阿巴古希族的详细情况可参阅Levine and Levine,1966)。古希人死后,葬礼就在家中举行。男人是古希族每个门户的标识,虽然每个家庭也需要有一名已婚妇女———可以是母亲、妻子或儿媳———方可成为家庭(Levine,1982)。妇女在家里做饭、睡觉、生儿育女。古希人的传统房舍一般分为里屋和外屋两间。里屋是女人的,内有三块石头搭成的灶火,她睡觉也在里屋;外屋是丈夫用食
如果亡故的人是位长者,那么在向死者近亲报丧后便马上安排殡葬,但墓穴却要等到下葬的当天才能开挖。这和卢奥族的习俗不同,卢奥族是在死者入土的前一天晚上开挖墓穴。古希人葬礼仪式上的角色皆由男性担当,这同该族男性继承家业的习俗相一致。妇人不得靠近墓穴。葬礼由死者的孙子主丧为最佳,死者若有几个孙子,主丧者则为长孙。如果孙子年幼,可丧葬、文化与经济学:评肯尼亚的两个案例128以由死者兄弟的长孙主丧;如还办不到,就由死者的儿子主丧。这是葬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因为主丧人对死者的“私产”(emonga),包括不分予妻妾的田产、牲畜和其他财产,享有特殊权利(Levine,1982)。
墓穴挖就,遗体入穴,抛撒第一把土的人或孙或子,取决于原是由孙或由子主持开挖,而主持开挖者通常是长孙。他即使年幼,第一把土也由他撒。这个举动本身使他有权继承死者的一部分财产(emonga)。长孙第一把土一撒完,其他人便一起动手往墓穴里填土,边填边踩实。直至填满。夜墓降临后,还要宰杀一只与死者同一性别的山羊祭祀,意在“安抚死者,使他(或她)的愤怒不致伤害家里还活着的人”(Levine,1982)。次日早晨可能会再宰一只羊。
“里萨加”———与死者家相邻、曾与之共同工作过的人,在死者家里聚集。丧事期间,死者家人不干活,邻居也不下地。如果死者是男性,男人们要牵着牛拿着武器参加葬礼;妇女则要带着食物(Levine,1982)。牵去的牛可任其在死者的坟上踩踏。这些都说明父系原则在古希族社会的重要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风俗已经发生变化。例如,别人家的牛现在已经不再往丧家牵了,但是妇女吊丧时还是要带上食物。物和土制啤酒(amanwa)待客的地方,祭祀神灵这样的仪式也是在外屋进行(Levine,19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