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的木雕分乌木雕(又称马孔德木雕)和油彩木雕(也称伊兰嘎木雕)两种。前者以世界上质地最密实的木材之一乌木为雕材,最出名的雕刻主题有家族树、马塞人以及非洲动物等。后者源于乌木雕,但以普通木头为雕材,再涂以重色油彩,主题为手指脚趾不足5个的夸张人物造型。在桑给巴尔还有用柚木雕成的首饰盒和微型门饰。这里着重介绍的是前者。
乌木,又叫黑黄檀,源于莫桑比克北部与坦桑尼亚接壤的林区,是世界上最坚硬最珍贵的树种之一,最外面是褐色的树皮,外层是柔软的白色木质,里面才是乌木的精华部分,木质细密、木纹美丽、颜色黝黑。其实,乌木也不一定全是黑色的。由于树种的遗传、空气湿度、土壤中的矿物质以及树木的生长速度不同等因素,乌木内心的颜色从深红色到灰色到黑色有着不同的变化。相比起来,东非的乌木品质最好,因为那里海拔较高而且干旱,乌木生长速度慢,密度也就更大,比西非和印度尼西亚的乌木要好得多。坦桑尼亚的乌木是世界上最好的乌木,不仅因为气候、海拔、土壤条件等都非常适宜,还因为这个国家对乌木进行了40多年的改良计划。
乌木雕刻是坦桑尼亚木雕艺术的主流,也一直引领着坦桑尼亚乃至非洲木雕艺术的发展。走进坦桑尼亚的乌木雕刻艺术品商店,你会发现这里几乎每一件作品都令人拍案叫绝。
说起乌木雕刻,就不得不提坦桑尼亚的一个著名部族——马孔德部族(MAKONDE),传说这个古老的原始部族一直居住在非洲中部的热带雨林中,大约在2000年前移居到坦桑尼亚南部的拉乌马谷地,马孔德人通过木雕艺术传承部落文明,不断地对后代进行传统教育,部落里的长者除了向年轻人讲述历史、神话和风俗外,还有一项神圣的任务就是教授他们雕刻技艺。
今天,坦桑尼亚乌木雕的主题已经非常广泛,非洲大地上奔跑的各式各样的动物自然成为他们的灵感源泉,比如大象则表示长寿、阳刚和力量;在外形上与众不同的东非马塞族人也已经成为乌木雕刻艺术品的重要主题,而以海洋动物为主体的海洋文化也开始不断地激发乌木雕刻工匠们更多的创作灵感。
因为乌木的质地细密坚硬,重量也足,所以不大的一个犀牛木雕就有数公斤重,拿在手里能真切地感受到它实实在在的分量。工匠们一般会先用斧子砍去表皮和白色的木质部分,只取中间的那段乌木,有时为了增加视觉效果,也会留下部分白木与乌木一起雕刻成动物,比如长颈鹿。黑白木质搭配起来就有错落有致的花纹,别有风味。更有的工匠构思巧妙,连树皮也不去掉,直接雕刻成艺术品,多是马赛族少女的头像。上乘的乌木雕必须是单材整雕,也就是雕材没有拼接,整件工艺品层次分明,古朴典雅,令人爱不释手。坦桑尼亚最大的乌木雕刻工艺品市场位于首都达累斯萨拉姆的市区北部,据介绍,这里有85家店铺经营乌木雕,有大约850名来自坦桑尼亚全国各地的乌木雕刻工匠在这里谋生。
以乌木雕刻为代表的非洲木雕艺术,有别于古意大利的造型艺术和东方工艺美术,它有自己的艺术语言,并以其固有的神秘感和怪异造型震慑世界。西方人对非洲木雕艺术品趋之若骛,在市场上每年都大量收购和经营。据称,这些“原始艺术”的非洲木雕作品也曾经影响了毕加索等一些闻名世界的艺术家。在这些艺术家超现实主义的作品中,现代立体主义绘画、“前卫艺术”怪诞的人体造型等等,无不有明显的非洲“原始艺术”的痕迹。
由于乌木密度很高,生长周期长,过度砍伐已造成乌木资源濒临枯竭。据坦桑尼亚乌木保护协会估计,坦桑尼亚境内70%的乌木已经被砍伐,该组织正在与坦桑尼亚各社区尤其是林区的村庄合作,开始培植新的乌木,以保证这种木材资源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