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城市
花树之城哈拉雷
“哈拉雷”在当地肖纳语中意思是“不睡觉的人”。它由内哈拉瓦部族的酋长的名字转化而来的。这个酋长英勇善战,且机智警觉,从来不打瞌睡。人们都叫他“哈阿拉雷”,即“不睡觉的人”。后来简化为“哈拉雷”,成为部族聚居地的名字。津巴布韦共和国把首都命名为“哈拉雷”,表示它将保持高度的警惕,时刻准备为捍卫民族独立和自由而斗争。
在哈拉雷到处都能看到“津巴布韦鸟”的标志,它被定为国鸟,绘在国旗国徽上,学名叫“红脚茶隼”,是迁徙于南亚和南非之间的候鸟,早在1000多年前,当地人的祖先就已将这种鸟的形象刻在祭祀场的石柱上了。
由于哈拉雷生长着各种开花的树木,所以又有“花树城”之称。从每年的7、8月份始,全城就笼罩在花香之中。首先扬芬吐秀的是遍布全城的蓝花树。9月份时,哈拉雷的居民甚至要举行为期一周的“蓝花节”,以庆祝春天的到来。节日期间,人们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公园里,蓝花树下,人们朗诵诗歌,表演舞蹈……蓝花还未败,报夏的火焰花就在高大的凤凰树梢伸出了枝头,雨季来临时,凤凰树已是满树“火光”了。在火焰花怒放的季节,黄花树已是含苞待时,这秋天使者的花朵,一串串像金铃似地挺立枝头,告诉人们金秋季节的降临。冬天的哈拉雷亦不寂莫,一种开桃红色花的乔木,又将红里带紫的花朵撒满了大街小巷。不仅是树花,哈拉雷一年四季鲜花常开,五颜六色争奇斗艳,在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你都能看到怒放的鲜花。

梦幻之城布拉瓦约
来到布拉瓦约,你便会感受到世界上最纯净的非洲。布拉瓦约是津巴布韦第二大城市,北马塔贝莱兰省省会。人口约43万。位于南部高原上,海拔1345米。19世纪中、后期时马塔贝勒族首领洛本古拉的驻地,原址在今城北5千米处。紫薇花盛开的十月,淡淡英伦古早味,时光仿佛在这里停滞,那种质朴而悠然的感觉分外亲切。津巴布韦曾经是在非洲仅次于南非的富国,这个从往日经济危机中复苏的国家,有你想不到的优雅与从容。
布拉瓦约1893 年为英国殖民者所占,次年在此兴建居民点,作为向中南非内陆进行扩张的据点。随着与哈拉雷以及莫桑比克、赞比亚、博茨瓦纳、南非的铁路建成通车和附近矿藏的扩大开采,迅速成为西部经济重镇。1947年正式设市。布拉瓦约以工业著称 ,为全国最大的制造业中心 。有炼钢 、机械制造 、食品、纺织、化肥、日用化工等工业部门。附近畜牧业发达。有超级市场和大百货公司,为西部地区的工商业中心。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与哈拉雷的铁路连线贯穿全国主要的工矿区和农业区;五条公路在此交会,通往国内和邻国各大城市;设有国际航空港。
布拉瓦约附近有很多大牧场,商业性养畜业很发达。这里为津巴布韦国内最大的制造业中心,大型无线电厂和轮胎厂的产品供应本国和邻国市场,以柚木为原料生产的镶花板远销欧美,还有较大的肉类罐头厂、纺织厂及化肥、水泥等工业,是非洲著名的经济城市。

奇迹之城瀑布城
“眼睛打开了,心就打开了,心打开了,眼睛也就打开了,这就是行走的回报!”到瀑布城的飞机都会在瀑布的上空盘旋一周,从舷窗往下看,整个瀑布一览无余,它是因赞比西河流经地壳变动造成的大裂谷而形成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丛林。
毗邻瀑布城,还有座著名的建筑——维多利亚瀑布大铁桥。它是连接津巴布韦和赞比亚之间的交通要道,大桥两端便是两国的海关,正中是世界第二高蹦极跳的站台。大桥工程于1903年动工,历时两年完成,同时这也是建立在赞比西河峡谷的公路铁路两用桥,跨度达200米。据当地人说,当初建成这座桥用了1700吨钢材,全部从英国运来。第一根钢缆是用小火箭绑上引绳射到对岸,再由工人拉过去。传说在1905年4月1日大桥主梁最后合龙前夕,参与设计的一位主要工程师忽然感觉自己在设计中犯了一个计算性的失误,这将导致大桥无法合龙,在极度的恐慌和焦虑中,他自杀了。而实际上,第二天一切进展顺利,最后那根主梁正点到位。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