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非旅游,让游客震撼的不仅仅只有“BIG FIVE”、“动物迁徙”,原汁原味的非洲土著文化将使您的旅途凭添更多精彩,了解他们的文化习俗、风土人情、生活方式,是东非旅游的另一亮点。

马赛民族
毋庸置疑,马赛游牧民族的文化是东非旅游的主要项目之一,在马赛马拉、安博塞利、恩戈罗恩戈罗、马亚拉湖等著名景区周边,都居住着马赛人,因此在旅途中,游客经常会遇见身披红色“束卡”(红底黑条的两块布,一块遮羞一块斜披在肩上)的马赛男人或男孩,手拿长矛,驱赶着牛羊,当车子经过的时候,即使在很远他们也会挥手和车上的游客打着招呼。男人负责外出放牧,女人则在家操持家务。当路过马赛民居的时候,会见到村舍里的妇女和一群群的儿童,马赛女人穿蓝色的“坎噶”, 颈上套一个大圆披肩,头顶带一圈白色的珠饰。她们的耳朵很大,有的大耳垂肩,马赛女孩生下来就扎耳朵眼,以后逐渐加大饰物的重量,使耳朵越拉越长,洞也越来越大。
马赛人的房屋叫BOMA(包玛),外墙用泥土堆建顶部用茅草搭建而成的茅屋,外观看着就像个“包”,讲究一点的是独立“包间”,共一家3口或4口共寝;简陋一点则是人与牛羊同房,刺鼻的牛粪扑鼻而来。“包玛”的门都是又矮又窄,人要弯腰进去,门内是一堵泥墙,将“包“分成内外,转身进“内屋”,顿时“刷”的一片漆黑,10秒钟内,方可隐约看到角落墙壁上的通气小孔和微弱的光线。 屋内有一张木架支成的大床,铺着牛皮,摸上去着凉滑滑的,如果没有四处乱飞的苍蝇和刺鼻的牛粪味儿,睡在马赛人的“包”里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看马赛人款不款,首先要数一数他们的牛,牛越多,表示你越有钱,牛群就是一张活动存折。咱们的有钱人都很牛,他们的有牛人直接牛!
腐败现象哪里都有,牛多了劲头就足,牛的数量直接影响到妻子的数量,一旦有牛了,也就开始包牛二奶牛三奶了......牛越多,“奶”越多。“奶”越多,麻烦也就越多。有的马赛部落,那里的族长有28个老婆,二月份对他来说是没有休息日的。
他们最爱的饮料是鲜牛血。渴了的时候拔出腰间的刀,给牛脖子一刀,然后拿小草管去吸;也有的说在牛后腰部扎一刀放血饮用,然后用一个塞子把伤口堵住止血。下次想喝的时候一拔塞子即可!放牛的人经常会伴随着这头有“水龙头开关”的牛,防止塞子掉了血流成河!除了喝血,牛奶亦是马赛人的绝佳饮品,绝对纯天然无污染!
工具书上说,马赛人骁勇善猎,按照逻辑,马赛人生活在草原、丛林中,与野兽为伍,善于捕猎理所当然。但事实上,马赛人从不狩猎,不吃野味,他们相信万物有灵。这也许是这片片土地成为野生动物乐园的原因之一吧?
马赛的儿童们天真可爱,虽然长期生活在闭塞单调的空间,但是却充满乐观,一脸的笑容,满眼的好奇。自由的天地造就了天真烂漫的性格。
DATOGA和HAZDBE的丛林野人
在东非大裂谷的断层地带,艾斯湖(lake Eyasi)旁,居住着一群铁匠先生——DATOGA族人。他们在这里生活了数百年,曾经的茹毛饮血的野人进化到现如今的靠打铁为生的手艺人。他们的主要作品依旧是锋利无比的箭头,将箭头卖给他们的邻居——至今仍靠狩猎为生的HAZDBE野人。同时他们还自作一些手工艺品和刀剑等等!曾经参观过一个典型的铁匠之家, 男主人有三个老婆、三个儿子、一个儿媳、两个孙子。。。。。和“铁匠”住的不远处,居住着HAZDBE部落,也叫BUSHMAN丛林野人。传说他们的家都在树上或者是树洞内,摘树上的果子吃,男人外出捕猎,羚羊、野牛、猴子、狒狒都是他们的猎物。
如果想和丛林野人去林子里狩猎,必须要很早的起床,因为早上更容易抓到东西!不到5点就要起床出发,爬上车子七拐八绕的驶过一片丛林,来到了野人的地盘!天刚朦朦亮,一堆篝火旁坐着一群人,走近看,他们没有我们想象的野味足,倒是很有野趣。游客跟随着几位弓箭手,快步窜入山林,他们步履轻盈,走走停停,举目四望,看看有没有猎物……
从恩戈罗恩戈罗或者马亚拉湖到这里,需要开车2小时,住一晚酒店,参观两个族人的部落,远观赛伦盖蒂南部美丽的艾斯湖。通常因为时间原因,来此地区的游客比较少,如果您的时间充裕,不防来这里体验一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