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罗的骆驼市场在中东很有名。可遗憾的是,我在开罗待到现在,居然还没去过。今年1月9日,也就是穆斯林宰牲节前一天,我终于逛了一次骆驼市场。当地朋友告诉我,埃及最大的骆驼市场在开罗郊外一个名叫比尔卡什的村子里。我听后兴奋不已,立即驱车前去。
比尔卡什的骆驼市场建在一个足有好几个足球场那么大的院子,周围是红砖垒起来的墙。院子里面,一栏一栏关着骆驼,有几十栏。每栏里的骆驼少则十来头,多则上百头。除了栏里圈着的骆驼,院子里,车上或站立或跪卧着大大小小的骆驼。骆驼的一条前腿,被卖主用绳子紧紧地绑着,显然是怕它们跑了。所以,这些骆驼只会单腿一瘸一拐地蹦跳着,样子极像袋鼠,十分可笑。
领我逛的,是一个名叫穆巴拉克的中年男子,他是个苏丹人,在这里负责养骆驼。正转着,门卫来了,原来进这个市场,还要掏20埃镑的门票。我只得匆忙补票。穆巴拉克介绍,这里的骆驼有几千头。平日里,骆驼的嘶鸣声,驼贩的吆喝声,舞动的皮鞭声,顾客的汽车喇叭声等,混杂在热腾腾、臭烘烘、乱糟糟的空气中,构成一个混合零乱、茫然无序的嘈杂世界。不过,由于节日的原因,今天格外安静。
穆巴拉克告诉我,开罗郊区、西奈半岛的阿里什和苏伊士运河边上的伊斯梅利亚市等,都举行过“国际骆驼大赛”。参加比赛的有10多个国家的选手。别看骆驼平时慢条斯理,给人老成持重的印象,但比赛中,却一反常态,拼了老命地疾步健跑。尘埃飞扬之中,驼手们也使出浑身解数,让自己的骆驼领先。结束后,得胜者披红戴绿,受到英雄凯旋般的欢迎。
在驼市,一个名叫哈迪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在农村,人们常用骆驼驮运化肥和水等。当骆驼感到疲劳时,他们就给骆驼放节奏感强的音乐,骆驼很快便兴奋起来。他们还常跟骆驼分享香烟,把烟插到骆驼的鼻孔里,被烟一刺激,骆驼立刻精神抖擞,更卖力地干活。
骆驼享有“沙漠之舟”的美誉,可以说“浑身是宝”。它不仅是人们穿行浩瀚沙海、运载重物的交通工具,而且骆驼奶甘甜健康,驼肉营养价值极高,驼皮毛可以制成服装、鞋子、皮包、腰带、装饰品等。
阿拉伯人,尤其是逐水草而居的贝都因人,十分钟情骆驼,甚至自称是“驼民”。在他们眼里,骆驼是美丽的动物。在阿拉伯语中,“骆驼”跟“美好”是一个词根。它的美不仅来自于它身形高大、颈项曲美的外形,更来源于它坚强不屈、吃苦耐劳的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