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国家各有各的特点,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当属津巴布韦。非洲东南部的内陆国家津巴布韦有10多个民族,其中人数最多的是绍纳族,其余,依次为恩德贝莱人、聪加人、赛纳人、文达人、楞格维人、索托人、茨瓦纳人、通加人和“鸵鸟”人。
绍纳人是津巴布韦的主体民族,占全国人口的79%,约837万,主要分布在东部伦迪河以北地区。津巴布韦曾长期受英国殖民统治,目前官方语言虽为英语,但多数绍纳人仍操绍纳语。
绍纳人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古朴的风俗。未成年男女同与母亲岁数相仿的妇女致意时,要面对面席地而坐,然后握手。岁数相当的男女见面时,男的要主动上前,女方拍一下手,然后屈膝回礼。妇女在路上遇到比她岁数大的男人时,两人在路旁对坐,女方先向男方打招呼、拍手。遇有来客进村,迎接的先是男孩,接着是女的,最后才轮到男人。接受别人的礼物时,先拍手示谢意,随后伸手去接。接受长辈送礼时,要坐在地上两腿交叉,再用双手去接。
绍纳人过年,别具情趣。除夕之夜,男男女女都穿艳丽的服装,聚集在村里的空地上,由头戴貂皮帽、身着白道黑长衫、手持权仗的酋长,带领人们向祖先祈祷来年平安,嘱大家在打雷时不要外出,不要虐待老人和孩子,不要伤害自己的兄弟姐妹。祈祷后人们便开始歌舞,在传统乐器“姆贝拉”的伴奏下,跳“基泰”、“芳达”、“蒙代”等传统民族舞蹈。舞者身披兽皮,腰佩短刀,踝骨拴满脚铃,边歌边舞,至午夜时,歌舞戛然而止,酋长发出呜呜声,表示新年到来,人们互相道喜,甚为热闹。之后,“姆贝拉”又悄然奏起,男女且歌且舞,直到翌日上午11时方告结束。
绍纳人的新年饭叫“撒礼”,是用新鲜玉米面或别的粮食熬成干稠状的饭,大家用手将饭抓起,伴以烧好的牛、羊、鹿肉一起吃。喝的是用类似小米的“拉波谷”酿成的啤酒。
绍纳人擅长石雕。在津巴布韦,人们到处可以看到滑石上的雕刻艺术,石雕题材多为人物、动物造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表示绍纳人对人类和大自然的崇拜和热爱。自津巴布韦独立后,绍纳人的石雕才得以重放光彩,逐渐流行到世界各地。
“鸵鸟”人(又称德马人),分布在津巴布韦东北边界的赞比西谷地,那里气候干燥,自然条件十分恶劣。
“鸵鸟”人早年从莫桑比克迁徙而来,后因部族战争,“鸵鸟”人战败后被迫逃到赞比西谷地的深山里。自此,他们总是带着不信任的眼光看待外部世界,极力回避进入他们居住地的任何人。目前,究竟有多少“鸵鸟”人,连这个部族的酋长也说不清,因为他们没有村庄,没有房子,没有固定的住地,山洞就是他们的家,而且随时迁移,不与外界甚至本部族的陌生人来往,过着与世无争的隔绝生活,其活动规律鲜为人知。
“鸵鸟”人皮肤黝黑、身体强壮,双腿修长,其中不少人只有两个脚趾。他们以打猎、捕鱼、采蜂蜜和野果为生。人们穿的衣服和生活用品,都是用猎物交换来的。他们同外界人换物,通常见物不见人。“鸵鸟”人换物时,先把猎物放在固定的地点,然后躲藏起来,外人前来取猎物时,把“鸵鸟”人需要的日用品留下,将猎物带走,待来人离去后,“鸵鸟”人才出来取他们需要的东西。这种易物方式,在外人看来似乎不可思议,不知买卖双方为何人,也不讨价还价,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默契,颇有些神秘色彩。
“鸵鸟”人住的山洞,一般用树枝搭起简陋的篱笆,以防野兽侵扰。他们不用火柴,取暖和烤食物,依旧用原始而古老方式———摩擦取火。
何以一些“鸵鸟”人只有两个脚趾?据人类学家研究认为,主要是由于近亲结婚造成。可是,“鸵鸟”人对此不以为然,虽然他们只有两个脚趾,丝毫无碍于生活和行动,有的人甚至可以用脚趾夹啤酒瓶,往杯子里倒。
津巴布韦独立后,当局为原始部落人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在“鸵鸟”人的游猎区建造房子,向他们提供粮食和衣物,试图让他们走出山洞,搬入新居,改变其原始生活方式。但是,这对于过惯了狩猎和捕鱼生活的“鸵鸟”人来说,要迈出这一步,是何等的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