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伦故居位于内罗毕市郊,是肯尼亚著名的人文景观之一。
卡伦·布利克森(Karen Blixen)(1885-1962),丹麦著名女作家,1914年嫁给瑞典男爵布洛·布里克森·芬内克,并随丈夫一起来到肯尼亚经营咖啡农场。1918年,凯伦结识英国猎手丹尼斯·芬奇·哈顿。1921年,凯伦同丈夫分居,接过农场的管理权。1931年,丹尼斯坠机身亡。凯伦随后回到丹麦,成为职业作家。1914年至1931年在肯定居,著有《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一书,描写白人殖民者在肯尼亚的生活状况,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被拍成同名电影,获多项奥斯卡奖。 1937年,她的自传小说《走出非洲》问世,并问鼎诺贝尔文学奖。
故居所在地原名"Mbogani",始建于1912年,当时占地6000英亩,1917年为卡伦夫妇购得,辟为咖啡园。1925年卡伦与丈夫离异后,继续在此居住至1931年。由于连年自然灾害,咖啡园经营一直不景气,后售与内罗毕一家土地商。1963年,丹麦政府购故居及附近36英亩土地,赠予肯尼亚政府以纪念肯独立。1985年正式建为博物馆。
凯伦庄园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原占地600亩,现在的凯伦庄园暨凯伦故居博物馆的大小只是原来的1/30,虽然面积不大,但吸引着来肯尼亚的游客的目光。
于是,我跟随那掀开窗纱的风进入到凯伦曾经住过17年的房子,寻找那一段曾激发了凯伦创作灵感的生活的痕迹。
凯伦故居约200多平方米,有9个房间。一进门的3个房间被工作人员占据,作为办公室和出售纪念品的商店。沿着一条狭长走廊走到尽头,才真正进入了凯伦曾经生活过的世界。
走廊尽头左边的房间里陈列着凯伦和亲友的照片,其中最显眼的是门口靠墙摆放的一张凯伦年轻时的照片。“这是凯伦刚到肯尼亚时照的,当时她29岁”,陪同我的导游罗丝小姐说。照片上的凯伦包着头巾,透着青春活力的嘴角微微翘起,似笑非笑,一双深邃如夜的眼睛充满对生活的希望和幻想。然而,凯伦到肯尼亚不久就发现布洛是个花花公子,沉迷于女色,婚后一年就将梅毒传给凯伦,使凯伦不孕。
在卧室里的另一张照片上,凯伦的发型已变成成熟女性的式样,手支着左腮,眼睛低垂,看不到她的眼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