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迪尔城座落在大西洋岸边的苏斯平原上,它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是摩洛哥的旅游中心和农产品集散地。

阿加迪尔城市标志
阿加迪尔城有上千年的历史。不幸的是,1960年的一次大地震几乎使它荡然无存。但这并没有吓倒勤劳勇敢的摩洛哥人民,4年以后,在昔日的废墟上,一座崭新的城市出现在人们面前。阿加迪尔市容整洁,绿树成荫;栉次鳞比的建筑物使这座新城显得更加朝气蓬勃。
阿加迪尔市面对碧波浩森的大西洋,背靠富饶美丽的苏斯平原,南面是世界闻名的撒哈拉大沙漠,东、南两面的前阿特拉斯山和上阿特拉斯山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挡住了撒哈拉大沙漠干燥热浪的袭击,使阿加迪尔城终年阳光明媚,四季如春。各地的游客既能到海滩嘻戏游泳,又能观赏撒哈拉沙漠中的奇观—海市唇楼,还可到阿特拉斯山登高望远.这一得天独厚的景致吸引着不同肤色的游客。据官方统计,仅1978年,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就达25万多人。目前,市内供旅游专用的旅馆共有34家,其中有讲究的别墅式旅馆。为了方便旅客,还设有海滨旅游村、沙漠中的帐篷宿营地等。同时出租自行车和摩托车、小汽车等。以招徕游客。城区东部是商业区,那儿有综合商场、商店和其它服务性店铺,可谓应有俱有,十分方便。
阿加迪尔市还是摩洛哥农产品集散中心。全国各地的水果、蔬菜等农产品,都运到阿加迪尔市加工、包装、然后出口,这里也是摩洛哥的优良港口。

阿加迪尔港口
摩洛哥西南部港市,阿加迪尔省首府。临大西洋,南距苏斯河口8公里。总人口为50万(1994年统计数据),由阿加迪尔、安扎、迪科汶和本萨皋等四个城镇组成。城市有近千年历史。1960年遭强烈地震破坏,后重建。
历史
阿加迪尔旧城有近千年历史,但不幸于1960年毁于一场强烈的地震。当时,该城四分之三的建筑物遭摧毁,3万人口死了近2万。现在,在踞新城十几公里处还专门保留着旧城遗址,供游人凭吊参观。我看了几张地震前的照片,只见市中心的各式建筑鳞次栉比,高低错落有致,可以想见当年的繁华程度。好在经过30多年的重建工作,阿城有焕发出了蓬勃生机,现在是一座既具有民族风格,又吸取各国建筑艺术之长的崭新城市。
工业
全国最大渔港和苏斯河谷农产品集散中心。工业以鱼类加工(沙丁鱼罐头)为主,还有水泥、金属加工等企业。输出鱼罐头、柑橘、谷物、早春蔬菜、水泥等。公路通马拉喀什和索维拉。 阿加迪尔也是摩洛哥南部经济重镇,其工业经济开发区初具规模。主要工业有造船业、包装业、农渔产品加工业。由于濒临大西洋,因而该市远洋渔业相当发达,渔产品大多数出口至欧洲市场。阿加迪尔传统手工业发达,手工产品大量出口,并有专门培养手工艺人的培训中心。
风景
阿加迪尔风景优美,气候温和,既是摩洛哥少有的天然良港,又是休闲度假的好所在。在许多摩国人心目中,它是本国最漂亮的城市。
阿加迪尔面向碧波浩瀚的大西洋,背依富饶的苏斯平原,南行不远就是著名的撒哈拉大沙漠,阿特拉斯山脉在东南两面阻隔了大漠的热浪,使得这座沙漠边缘的城市,一年四季气候如春。
旅游
沿着大西洋海岸,各式风格的旅馆群绵延长达几公里,可以说,这些度假村式的建筑风格就代表了阿加迪尔新城的风格。除此之外,各家夜总会也各具特色。入夜之后,只见霓虹闪烁,家家歌舞升平,时有驻店的乐队竞相献技,成为阿加迪尔的又一处胜景。阿市交通便利,拥有国际机场及国家级的高速公路。该市共有四所大学,在校学生一万余人。体育设施齐全,有体育馆、足球场、高尔夫球场等公共体育场所。
其主要经济支柱为旅游业、捕鱼业和农产品加工,其中旅游业尤为发达。作为摩洛哥第一度假胜地,阿加迪尔1997年接待游客55万人,平均每个游客的逗留时间将近7天,旅游接待能力占全国的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