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学术首都”非斯老城 | |
作者:徐连博 文章来源:金非洲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05-26 11:42:05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非斯老城位于摩洛哥北部的非斯省,是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同时也是伊斯兰教的历史文化书心之一,被誉为摩洛哥的“学术首都”,现为珊卜斯大区首府所在地。 非斯 非斯老城于808年由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台裔伊德利斯二世兴建,后几经盛衰,留下许多万史古迹,有许多漂亮的宫殿和780多个大小清真寺。老城内狭窄的街道,曲折的小路,优雅庭园中的喷泉,传统的房屋,喧闹的集市,所有这一切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不同的世界。非斯老城是阿拉伯世界里保存得最为完好的古代城区,占地250公顷,有17公里长的城墙围着,城墙上有垛口,还有一些宏伟的城门。穿过镶嵌有绿松石的城门就仿佛回到了中世纪。 狭窄的街道两旁商店林立,连绵不绝的驴子行列在瞒姗前进,每一头驴子身上都堆满了新砍的木材、一袋袋的羊毛和滴着水的大冰块。赤足的小男孩把装着生面包的托盘顶在头上,在人群中灵巧敏捷地穿梭。蒙着面纱的妇女穿着发出沙沙声的长袍飘然前行,身上佩戴的小饰物也叮当作响。马路两旁有好几百家像鸽笼般的小店铺,这些店铺全都堆满了货物,店主利用一条挂着的绳子把自己荡进柜台或从柜台荡出来。每个人都在生产、加工、叫卖和讨价还价;出售的货品包括一堆堆椰枣和无花果,还有一排排闪闪发亮的金臂镯,敞口的粗麻布袋里装着的是颜色各不相同的芥末、干胡椒粉等。城内保留着浓厚的阿拉伯色彩,传统手工业颇享盛名,城内的手工业中心,陈列了非斯生产的各类手工艺品,展销结合。这里有现代陶瓷厂,进口设备,机械化程度较高,产品有餐具和家庭日用陶器等。 非斯古城居民生活 老城中央的卡拉维因大学建于862年,被喻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其所属图书馆早在中世纪即已负盛名,收藏有带彩色画面的古兰经以及大量手抄本和其他古籍。在卡萨哈桑二世清真寺建成前,卡拉维因清真寺为北非最大的清真寺,整座建筑由270根廊柱支撑,用大理石、石灰、石膏、鸡蛋清等为原料建造而成。由于当时摩洛哥不产大理石,因而是用一吨糖换一吨大理石,由意大利进口运抵非斯的。该清真寺可容纳2万名教徒祈祷。 阿纳尼亚和阿塔林伊斯兰高等学校,均建于14世纪,被视为非斯最漂亮的校园,有喷水泉,析祷所和学生宿舍。这些学校建筑的华丽及装修的精美,超出当时一般建筑的水准,从地面到房顶,大理石、陶瓷银片、石膏和雪松木雕、琉璃瓦,浑然一体。 尽管非斯城生气勃勃而景象壮丽,但其实它已陷入危险之中。它的人口达50万以上,而其中60%都是挤在老城里居住,年久失修的迹象随处可见。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非斯老城定为世界重点文物紧急抢救项目。 非斯(Fès) 摩洛哥北部古城和穆斯林宗教文化中心,非斯省省会。跨非斯河两岸,中阿特拉斯山北麓海拔410米的高地上,西距拉巴特190千米。人口约45万。地处高地,海拔410米,气候温和。为摩洛哥4座古老王国城市中最古老的一个。 城市分古城、旧城和现代化新城 3 部分。古城右岸部分建于789年,左岸建于809年。11世纪两部分合并,成为伊斯兰圣城,称非斯-埃尔-巴里。13世纪在古城西部另建新非斯(旧城),称非斯-埃尔-杰季德。14世纪非斯成为伊斯兰教学术和商业中心。古城和旧城多阿拉伯式建筑,街道狭窄,作坊、商店鳞次栉比,传统市场繁荣。现代化新城建于古城西南高地上,1916年兴起。道路宽广,有现代化车站、工业区和建筑群。为伊斯兰教文化城市,国家北部工商业、交通中心。传统手工业品铜器、陶器、银器、丝绸、刺绣、皮革制品享誉国内外,食品、建材、机械、电器、家具等工业发展较快。居东、西、北部地区交通要冲,有铁路、公路通丹吉尔、拉巴特、达尔贝达和乌季达。市东南有国际机场。市内保存有北非最古老的卡拉韦因大清真寺、古塔、古宫殿、古城墙。有建于 9 世纪的卡鲁因大学。城市风光独特,为旅游胜地。市内多清泉,有“圣水”之称。郊外低丘环绕,多果园和油橄榄树。 摩洛哥北部城市 摩洛哥北部城市。在中阿特拉斯山北麓海拔410米的高地上。西距拉巴特190公里。居东、西、北部地区交通要冲,铁路通达尔贝达和乌季达。人口54.8万(1982)。旧城始建于公元前808年,新城建于1276年。历史名都和伊斯兰教圣地。农牧产品重要集散地。有面粉、木材加工、纺织等工厂,并以皮革制品、陶瓷、毛丝织品和地毯等手工业驰名。有古城堡、宫殿等文物古迹和300多座清真寺,最古的一座建于九世纪,附设有伊斯兰教学院。市内多清泉,有“圣水”之称。郊外低丘环绕,多果园和油橄榄树。 伊斯兰教圣地 摩洛哥历史名都非斯,位于国境北部,坐落在中阿特拉斯山北麓海拔410米的高地上,西距首都拉巴特190公里,居东、西、北部地区交通要冲,为摩洛哥国土上最早建立的阿拉伯城市,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被视为伊斯兰教圣地之一。 非斯城创建
非斯古城建筑 非斯城始建于公元808年,据说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曾孙、摩洛哥第一个王朝国王伊德里斯二世于公元8世纪在汪达尔人毁坏的城址上重新修建。非斯这个名称是由“法斯”演变来的。在阿拉伯语里,“法斯”意为“金色的斧子”,据说伊德里斯二世当年主持该城破土奠基时,在面向麦加圣城的方向发现一把金色的巨斧,伊德里斯二世感到这是吉祥的征兆,当即给城市定名为“法斯”,后来“法斯”变成了“非斯”,并一直沿用到今天。当城市建成后,伊德里斯二世将它定为摩洛哥第一个伊斯兰王朝——伊德里斯王朝的都城。在阿拉伯语里,“法斯”还有“肥美的土地”和“鹤嘴锄”的意思。由于非斯城建在一个不大的山谷里,郊外丘陵环绕,山坡上橄榄树郁郁葱葱,越过丘陵便是一望天际的大平原,小河沟渠纵横,流水淙淙,气候宜人,植被茂盛,终年常青,物产丰富,故有“肥美的土地”之称。关于“鹤嘴锄”的来历是这样的:有一天,伊德里斯二世拿出一把似鹤嘴的锄,让手下的人传看,因当地人从未见过这种锄,感到非常惊奇。伊德里斯二世命人用此锄翻一下地,以考察此锄是否有用,手下的人一试,发现这种锄翻地又快又好,连声称赞。后来,此锄传到民间,很快被人们采用。为了纪念这一有意义的发现,便将伊德里斯二世居住的城市称为“法斯”,即今天的“非斯”。 古城 非斯城素以精湛的伊斯兰建筑艺术著称于世界。古城建于公元808年,占地300公顷,街道狭窄弯曲,两旁店面、作坊毗邻连片,有些商品直接摆在店外,街区只能步行,有时相互让道还须跨进店门,机动车是无法通行的,主要运输工具是马、驴或平板车。城区的建筑风格、居民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仍表现出浓厚的中世纪的风貌。古城里历史古迹到处都是,而且这些古迹都保护和维修得很好。据记载,公元12世纪伊斯兰教全盛时期,城内共有清真寺785座,据说现在保存下来的仍有360多座,其中以拥有270根圆柱的卡拉万纳清真寺和摩洛哥最古老的寺院之一——昂达吕西昂清真寺最为著名。其他反映伊斯兰建筑艺术特色的古城堡、宫殿、博物馆等,亦比比皆是。城内的卡鲁因大学是专门从事伊斯兰教学习和研究的高等学府,建于公元859年,图书馆藏有各类伊斯兰教书籍几十万册,其中珍贵的手抄本8000多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高等学府,比英国的牛津大学早390年,比法国巴黎大学早291年。这座著名的大学最初是一座清真寺,最早的教学方式是学者向教徒们讲解《古兰经》。另外,非斯城的创建者伊德里斯二世国王的陵墓,也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具有极大的吸引力。非斯城内处处可见到泉水,这些泉水被视为“圣水”。
俯瞰非斯古城全貌 新城区 新城区建于1276年,这里突出欧式建筑风格,同老城区形成两种迥然不同的情景。新城区街道宽阔笔直,浓荫覆盖,花草争艳,两旁高层建筑鳞次栉比,宾馆、饭店、超级市场、写字楼、银行等雄伟壮观。市区车水马龙,热闹而繁华。非斯周围的名胜古迹很多,南面和北面山坡上的两座城堡,修建于公元16世纪的萨阿德王朝时期,迄今依然保存完好,高高耸立,引人注目。北面山坡上的城堡已改建成兵器博物馆,馆内陈列着摩洛哥历朝历代制造和外国赠送的宝剑、马刀、枪炮等,其中有一把宝剑上刻有汉字,传说是古代中国皇帝赠送给摩洛哥国王的礼物,说明中国人民和摩洛哥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十分悠久。郊外多果园和油橄榄树,满目翠绿,景色迷人。非斯不仅是摩洛哥北部重要的农牧产品集散地,工业也发展很快,有面粉、木材加工、纺织等工厂,交通也便利。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