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拯救非洲第一大淡水湖——维多利亚湖刻不容缓 | |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03-26 11:47:29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水葫芦”严重威胁水体清洁 维多利亚湖是非洲最大淡水湖,也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维多利亚湖湖面面积6.88万平方公里,比卢旺达和布隆迪两个国家面积的总和还要大。它的流域面积更是达到19.3万平方公里,蓄水量高达2048亿立方米,为湖岸的三个东非大国——肯尼亚、乌干达和坦桑尼亚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和淡水鱼类资源。 然而,素有“非洲明珠”之称的维多利亚湖目前的形势却不容乐观。昔日清澈、能见度曾达几十米的湖水现在变得十分浑浊。记者在位于维多利亚湖畔的肯尼亚第三大城市——基苏木看到,湖水呈黄色,像泥汤一样,肮脏不堪。人未走近湖边,便看到湖面上漂浮着一层绿色的植物。这就是淡水湖生态系统的最强杀手——水葫芦。在基苏木湾附近,水葫芦几乎覆盖了整个湖面,湖水散发出阵阵的腥臭味。 1988年,肯尼亚政府为了美化水体环境从南美引进了水葫芦,却没料到它很快泛滥成灾,成为维多利亚湖的最大祸害。水葫芦生长速度超快,生命力极其顽强。斩草除根之后,只需不到一周,便又能够重新覆盖整个湖面。 由于水葫芦限制了水体的流动,又挡住了阳光对水体的照射,维多利亚湖水开始变得发臭,直接污染了饮用水源。发臭的湖水导致蚊蝇滋生并肆虐,增加了湖岸居民患传染病的机率。此外,水葫芦大量覆盖湖面还阻塞了湖面航道,致使许多船只无法航行。 水葫芦大量繁殖还得益于周边缺乏环保意识的工厂和居民。每天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垃圾流入,致使湖水水体高度富营养化,水葫芦大量繁殖。这也直接造成了当地居民的经济来源——淡水鱼产量的明显下降。 周边三国多管齐下“还清”湖水 维多利亚湖水体质量的日趋恶化已经引起了肯尼亚、坦桑尼亚和乌干达政府的高度重视。2001年,由上述三国组成的东非共同体成立了一个下属研究机构——维多利亚湖流域委员会,对湖水进行水体研究与检测,并为“还清”维多利亚湖水、减少污染物向湖中排放和有效地促进湖岸地区的扶贫和可持续性发展而出谋划策。 该委员会区域项目专家雷蒙·恩戈多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维多利亚湖水体污染、湖水富营养化以及水葫芦肆虐是导致淡水鱼数量下降、湖岸居民传染病增多、湖岸周边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目前,该委员会正在和肯尼亚政府合作,建议在基苏木增加一些污水处理厂,将工业和生活废水处理,然后再排入湖中。 同时,委员会的专家还研究发现,水葫芦在生长过程中会分泌一种物质吸引同是水生植物的大象草的生长。长在水葫芦上面的大象草耗尽了水葫芦需要的氧气,导致水葫芦死亡。水葫芦枯死以后,大象草因为没有养料来源,也会随即枯死。因此专家认为,引入这种“生物除草剂”要比“化学除草剂”(喷洒农药杀死水葫芦)更加环保和健康。 除了一些具体措施之外,该委员会还把保护维多利亚湖水资源的理念普及到学校,让学生们从小就有“保护清洁水源,创造健康生活”的意识。记者去采访的时候,基苏木男子高中的学生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对维多利亚湖的水质进行检测。学生们说,检测结果让他们大为震惊,没想到与他们朝夕相处的大湖水质会糟糕到如此吓人的地步。他们回去以后将告诉他们的亲人朋友一定要珍惜宝贵的水资源,不能浪费水。带队老师理查德·奥尼扬戈告诉记者,举办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能够让学生们认识到水的珍贵,加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希望将来有一天,非洲人民的母亲湖——维多利亚湖能够重新变清,继续哺育在湖岸生活的子孙后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