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南非的饮食 | |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05-15 09:40:17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人们的生存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公德意识(包括宗教)决定人们吃什么,喝什么,怎么吃,怎么喝。人们的饮食习惯必然要打上地域历史,经济与文化的烙印。呈现多元性,以丰富多彩的物化和精神形态表现出来。 南非有个好听的名字“彩虹之国”,意思是说,这里是各种肤色人种的共同家园。4400万人口,黑人占了70%,欧裔白人占了17%,其余是混血人、印度人、马来人、华人等,它们于不同的历史年代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带来了各不相同的饮食习惯。这些光怪陆离的习俗经过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的碰撞与融汇,产生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扬弃的变异。特别是半个世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交通、通讯的发展,非洲结束了封闭状态,跟上了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丛林里再看不到茹毛饮血的原始部落。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助推着人口流动的大潮。人类文明的大融汇,文化的大融汇,民族的大融汇的速度正在加快。地域的,民族的独特文化逐渐被送进历史博物馆,或保留在对祖先尊崇与追思的古老而神秘的仪式上。随着医学和营养学的普及,那些不利于健康的饮食方式正被淘汰。一种趋同性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各种肤色人们的饮食习惯。 我不是专门研究人员,没有深入到南非人的日常生活中去观察他们的吃与喝。仅从商业化的饮食上(餐饮业市场)观察,很难定义南非独具特色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是什么样子。 应当承认,欧裔白人是三百年来把南非从原始社会引入现代社会的主角,欧洲文化对南非的影响始终是决定性的。南非的饮食基本是欧洲饮食的翻版,最起码从餐饮市场看是如此。英国、荷兰、法国、德国、意大利、葡萄牙风格的餐饮在这里得以传承。然而,竟管这些餐馆竭力宣称自己的餐饮风格如何与众不同,但作为一个中国人很难体会那些微妙之处,好比一个老外想弄清中国几大菜系究竟有什么不同时,所遇到的困惑一样。我们只能把它们统称为西餐,若再细分,只能分成正餐、快餐和自助餐。 所谓正餐,是以烤肉为主菜,配以蔬菜、水果做的菜肴。肉以牛羊猪鸡为主,有烤牛排、烤羊腿等名目。蔬菜多为马铃薯、南瓜、西红柿、洋葱等。佐以咖喱、烤肉酱、番茄酱食用。约翰内斯堡市区西北部有个商业中心——WATERFRONT,其中一家德国餐馆烹制的烤猪排、烤猪腿极有特色。猪排一大份一公斤,烤成火红色,用大盘盛装,看上去气势磅礴,吃起来香鲜中略带甜味。猪腿烤成金黄色,皮脆肉嫩,口感极似广东的烤乳猪。 说道这里,不能不着重说说南非的烤肉。烤肉是南非人最喜欢的食品,是节假日必备的佳肴。烤肉的炉具有简有繁,或用砖砌筑,或用铁皮焊成。下面是一张炉篦用来烧炭,上面是一块铁网用来放肉。讲究的用不锈钢制造,十分考究。通常在建房子时就专门设计、修建了烤炉。几乎所有的公园和旅游场所都备有公用的烤炉,人们可随意使用。 这里的超市都供应炭和腌制好的肉。 烤肉时先把炭点燃,待烧成红色,将切成大片的肉和特制的肉肠放在铁网上,边烤边翻动,大约十几分钟,即可以食用。肉多是牛肋、猪排,也可把土豆、面包用锡箔包上一起烤。当地人喜欢吃半熟的肉,刀切下去还能看到血筋。中国人一般吃八分熟或全熟的。 南非人吃烤肉很像中国北方人吃饺子,热闹而隆重。常把亲朋好友都请来,边烤边吃边喝,高兴了还会在烤炉边唱起来,跳起来。洋溢着其乐融融的气氛。这种吃法是否带有古代人们共同狩猎和烤食猎物的原始遗风呢? 所谓快餐,以国人熟悉的肯德基、麦当劳为代表,主要经营汉堡包、三明治、比萨饼、意大利面条等。南非的快餐业很发达,国际化程度高,当地的,跨国的连锁公司很多,每个大商场都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快餐店。快餐以简洁,方便,快捷,实惠的特点,受到人们喜爱,用饭高峰时餐厅座无虚席,想用餐要耐心等待。 所谓自助餐,多在宾馆、赌场里开设,街面上自助餐不多。但有一家BOMA连锁公司,在约堡开设了多家独立的自助餐厅。自助餐以食品种类多吸引人,一般有上百个菜点供选择。有烤炸煮煎等做法,除常见的牛羊猪鸡外,还可以吃到海鲜和鸵鸟肉、鳄鱼肉等山珍海味。这里还有类似国内的铁板烧,顾客根据自己的喜好,把生肉、生菜放到盘里,由专门的厨师放在烧热的铁板上煎炒。我们都喜欢蒙帝赌场一家自助餐馆的炒虾,虾类似国内常见的斑节虾,二三寸长,去头,和洋葱,蘑菇等蔬菜一起炒。炒好后色泽鲜红,味道鲜美。国内来客人,我们常向他们推荐自助餐,一是可以同时见识很多南非菜,二是比吃中餐经济实惠。 南非人的吃是很讲究的,除原料考究、加工精细外,还很讲究吃的环境。餐馆建筑和装修用的材料不一定很贵重,但很注意品味,意境。再用灯光、摆设、家具、餐具烘托出优雅的环境。欧洲古典风格居多,也有的着意突出非洲原始特色,如木结构、茅草顶的房子,仿旧的古朴的木桌椅等。由于当地天气温暖,很多餐馆十分注意利用室外的空间。依山傍水,半自然,半人工,山石花木点缀其间。花对酒,鸟当歌。在这里用餐,怎能不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 说完西餐,自然要说中餐。南非的中国人日渐增加,约堡就有10万人。中餐馆也渐开渐多。高档些的有聚福楼、莲园、潮港城、富丽华、同乐等,说它高档也是相对而言,大堂面积只有200平米左右,装潢也很简单。多经营粤菜,也融进一些川鲁菜。不如国内的三四流餐厅。在中国人较集中的西罗汀、依登维尔等街区,分布有多家中餐馆,店面较小,犹如国内的街头小店。中餐价位较高,客源不很多,多为旅行社引着旅游团去用餐。这里也有中式的火锅店、饺子馆等,但都不很正宗,且过于简陋。 至于印度餐或阿拉伯餐等,在约堡影响不大,我了解也不多。 黑人是非洲的原著民,街上竟没有经营黑人传统食品的餐馆,令人费解。我相信随着黑人摆脱贫困,传统的黑人食品经扬弃,提炼,一定会产生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精品食品。进入大雅之堂,使人类饮食品种得以丰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