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北非魅影 解读埋藏于地下的突尼斯历史 | |
作者:徐连博 文章来源:旅游休闲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05-05 15:53:03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几千年来,不同地域的人们怀着不同的目的,携着迥然相异的文化习俗聚集到这里。随着时间的沉淀,腓尼基人、古罗马人、突尼斯人……一代又一代拥有不同种族特质的居民们已经融入到这片土地当中。 今天,来到突尼斯的人们依旧能够感受到难于计量的文化色彩,也无法预料这里埋藏着多少历史的馈赠和沿革,这里的一切还有待于人们去认识和发现。 行走历史,行走突尼斯。 The Bygone Days of the Old City古城风云 突尼斯市 (Tunis City) 突尼斯市是突尼斯的首都,它与国家同名,就坐落在地中海突尼斯湾西岸的湖畔。这座城市的建筑物大多为乳白色,掩映在枣椰树、棕榈树和橄榄树的绿荫中,犹如漂浮在地中海上的白莲。行走在闹市区的街道上,沿途可见身穿传统衣服的人们,男人穿着长袍,女人则戴着美丽的各式头巾。 迦太基遗址 (Carthage) 如果想以最直接的方式了解突尼斯历史,那么位于突尼斯市区的迦太基古城遗址便是客人的必游之地。 迦太基遗址位于突尼斯城东北17公里处,濒临地中海,坐落在突尼斯湾中心的一个半岛上,仅留一小径和大路相通,临近突尼斯湖,周围地势开阔,丘陵重叠,林壑优美,地势良好。遗址占地315公顷。建有两个港口,其中之一在城墙内,可容数百舰船。 公元前814年由腓尼基人兴建,比罗马城早61年。曾是地中海上强盛的奴隶制国家迦太基的首都,是当时北非地中海地区政治、经济、商业和农业的中心。从剧场、公共浴室和渡槽等遗迹可知当时工程之浩大,设计之精确。从而也足见当时罗马帝国之兴盛。1978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迦太基遗址列入第一批“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名单中。 迦太基博物馆 (Carthage Museum) 在迦太基古迹附近有一座新落成的现代化博物馆,馆内保存并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 走进博物馆,满眼都是丰富多彩、精雕细琢的艺术珍品,充分展示了迦太基当时作为地中海古代文明核心的面貌。其中有腓尼基时代的石棺、随葬物等。出土文物中刻有腓尼基文字的石碑进一步证实了腓尼基人最早创造了世界拼音文字的论断。最有名的是所发现的镶嵌画,琳琅满目,蔚为壮观。 据说,迦太基是世界上镶嵌画出土最多的地方。博物馆中有10多种描绘四季变化的镶嵌画,常以花神代表春,麦穗女神代表夏,葡萄女神代表秋,橄榄女神代表冬。还原迦太基历史遗貌的同时,很难不感叹于早期腓尼基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Distinctive Bazaars别样市集 老城麦地那 (Medina) “麦地那(Medina)”,在阿拉伯语有“老城”的意思,专指阿拉伯人传统聚居的城区,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所在。在突尼斯不算辽阔的国土面积里,却拥有七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其中的四项都和麦地那有关。而突尼斯市的麦地那正是所有麦地那中保护得最好的。 老城麦地那至今仍保留着数百年前的风貌,呈现出热闹非凡的阿拉伯集市景象。走进这里,就像穿梭于一座阿拉伯文化博物馆。道路两侧的建筑不高,大多只有两三层,建筑大都有拱形顶盖,建筑间弯曲狭窄的道路由石头铺就而成,宽的地方可容纳两辆马车并行,而窄的街巷则只能两人对面通过。店铺中的商人大部分是久居于此的居民,悠闲地贩卖着各种商品。老城和这里的人们,用闲适的姿态,享受着绵长历史带给他们的故事。在这个封闭的阿拉伯世界里,有2800个手工作坊、3000多家店铺,各色小作坊和小店铺琳琅满目、各司其职,毛毯、香料、头巾、工艺品、小吃等。 城中央的大清真寺窄巷边的咖啡馆,幽暗的厅堂内,一色阿拉伯风格的马赛克墙砖,蔓藤花纹纤细幽静,使本来就暗淡的环境更显质朴。男人们三五成群地坐在里面,有的高谈阔论,更多则是沉默发呆,不过嘴边不是啜着咖啡,就是咕噜咕噜地抽着水烟,一脸的满足。忙乱与闲适同在,嘈杂与清幽同在,神圣与世俗同在。
Sidi Bou Said 蓝白小镇 闻名世界的突尼斯蓝白小镇又叫做 西迪•布塞(Sidi Bou Said),坐落在风光秀丽的山包上,蓝、白两色为该镇的代表色。蓝白小镇离突尼斯市只有20公里,是突尼斯境内最美丽的地中海镇落,同时被誉为“地球十大浪漫小镇”之一。街道两边的房子同时融合了西方世界与阿拉伯的建筑风格,每间屋子外围除了白墙,都有耀眼的蓝窗,精雕细琢的圆顶拱门还以黑色圆钉扣出特别的图案,美得令人心醉。街道两旁是一些贩卖雕刻铜盘、瓷器、布偶、皮件以及纪念品的商品,并有几处露天咖啡座,休闲气氛非常浓厚。 沿着鹅卵石铺就的小路前行。蓝白相间的各式小屋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狭窄的巷子曲折悠长。在窗棂上、木门上,随手可以触摸涡卷的蔓藤,以及伊斯兰的星月装饰图案。就这样在慵懒的时光中走走停停,有时安坐在草席咖啡馆的长凳上,有时又斜倚在宛若画框的台阶旁,直到黄昏。此时最浪漫的事情,莫过于像突尼斯人一样,在临海的咖啡馆手捧一杯咖啡,静静等待夕阳落海。 民俗博物馆 (Dar El Annabi) 位于蓝白小镇内的Dar El Annabi博物馆建于18世纪末,房屋内院是安达卢西亚式的,中心有一个喷泉,四周种植着大量的茉莉花和九重葛。进入装饰着门钉的大门,是一间摩尔建筑风格的大厅,早先主人在此招待客人,现在则摆放着穿着传统服饰的人物蜡像。 庭院尽头的左侧房间放着一些考究的手工艺品供游客选购,全部由房屋现在的女主人挑选或制作。登上博物馆最高的平台,可以全方位欣赏突尼斯海湾和迦太基市郊。 The Precious Oasis 绿色的金子 托泽尔 (Tozeur) 从迦太基机场乘坐UG 30小型航班,40分钟后,我们来到了突尼斯南部城市托泽尔,也意味着抵达了突尼斯除了海水外的另一半——火焰。 托泽尔位于突尼斯草原地区以南,风景优美,有许多盐质洼地和棕榈林。托泽尔不仅是撒哈拉的绿洲,还是著名的椰枣故乡。托泽尔的中心地带有面积达1000公顷的椰枣树林,共有20万棵椰枣树。每年10月和11月是椰枣收获的季节,一棵椰枣树每年能产100公斤椰枣,每棵椰枣树的树龄能达到100年。而最好的椰枣是有着透明的琥珀色的椰枣,这种椰枣还有一个形象的名字叫“光的手指”。 沙漠绿洲指的是黄沙连绵的浩瀚沙漠之中的片片沃土,水草丰盛之地。除了托泽尔这个城市本身处在这样的绿洲中外,在它周围沙漠中的高山之上,还有几处“山顶绿洲”,景观奇特。作为撒哈拉沙漠的补给站,托泽尔有著名的三大绿洲——歇比卡(chebika),米德(mides)和达玫赫扎(tamerza)。 向歇比卡绿洲进发。开始公路两旁还能看到一丛丛的绿色植物,攀爬在小小的沙丘上,逐渐地,视野中尽是大片的盐碱地,苍苍茫茫。歇比卡是最先到达的山脉绿洲。这里的海拔高度约为27米。1969年,一场罕见的大雨袭击了这一地区,原来的小村庄在大雨中完全被毁。现在从山顶能够看到的,是政府支持重建的新城。沿着后山的小道能够找到整片绿洲的源头,潺潺的流水,蹁跹的蝴蝶,甚至一个不太大的瀑布,漫天黄土中的世外桃源令人惊叹不已。 达玫赫扎绿洲是获奖影片《英国病人》的外景拍摄地。这部由沙漠、飞机、地图、战争、壁画和匈牙利歌谣所构筑的影片被誉为“如油画般的柔美”,影片的外景地选在这里,壮观而绚丽。低矮的石墙,破败的房屋,曾经的酒吧还在,只是不见了其上摆放的威士忌。米德绿洲拥有一条延伸3公里长的大峡谷,天然形成的峡谷呈独特的圆形,强烈的对比色给人的视觉以极大冲击。 创意树屋 (Creative Tree House ) 在托泽尔繁茂的棕榈林中,隐藏着一个奇特的地方——Diar Abou Habibi自助式树屋酒店。这是一个为爱冒险的客人专门搭建的特色区域。穿过木栅栏式的大门,大约深入200米之后,便发现棕榈树干上错落搭建着统一颜色和大小的木质小屋,在一缕缕光线的照射下,恍若完全悬空在人们的视线里。 虽然树屋外部设计原始天然,但内部构造却豪华现代,绝对够得上5星级标准。可容纳5个人入住,内部设有装备齐全的厨房、地热、等离子液晶电视和iPod扩展槽。树屋酒店长期以来广受西方游客的喜爱,到了突尼斯的旅游旺季几乎完全爆满,因此如果想预订树屋住宿就需要早早报名。 伊甸园棕榈林晚餐 (Dinner at Palm Grove ) 在导游的引领下,我们一行人穿过一片茂密的棕榈林,当时已接近傍晚,除了鸟儿的啼鸣,便是踩在干燥的棕榈叶上发出的“咔吱咔吱”的声音。 循着棕榈叶烧焦的气息,穿过栽满茉莉花的小径,我们来到一片空场。迎接宾客的突尼斯艺人毫不吝啬地向大家献上催眠蝎子、舞蛇、摘椰枣等一系列特色表演。 然而当晚最吸引人的部分还是代表着突尼斯传统文化的烤全羊盛宴。棕榈林烤全羊的方法与大家印象中的篝火烤羊不同——先挑选一只活的羔羊宰掉,清空内脏后用橄榄油、椰枣蜜、胡椒等各式香料腌制,十几个小时后将腌好的羊放入预先挖好的大小适中的土坑内(坑底需提前铺上厚厚的、干燥的棕榈叶,并点燃)焖烧,然后用土填平,上面通过燃烧棕榈叶继续加温。 等待的过程并不无聊,由当地艺人献上的音乐弹奏让阿拉伯世界的气氛显得更加浓郁,人们还可以伴着琴声载歌载舞,好不欢乐!大约2个小时后,烤全羊烧制而成,撒上葡萄干和胡椒,配上突尼斯著名的红葡萄酒,美味至极。 电影奇缘 杜兹 (Douz) 沙漠绿洲杜兹是前往撒哈拉沙漠的门户,越接近杜兹的中心,四周的景观就变得越发苍莽:路旁的砾石逐渐转为沙质,而草丛也越来越稀疏。一望无际的黄沙连着天际,所谓“路”不过是轧着之前的车辙,一阵风沙后,可能就再也寻不到。到了杜兹就可看到一片片起伏的沙丘,这里就是真正的撒哈拉沙漠了。 星球大战拍摄地 (Star War) 撒哈拉在很多电影中都是充满动感的背景,但是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这片难以用脚步丈量的广阔空间里,她存在更多的是沉静。数千年来,迁徙而过的民族给突尼斯的混杂传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融合成了沙漠民族独有的文化。曾经幻想过无数次的地方,曾经在三毛的笔下无数次提到的地方,如今就在自己的脚下。 长期以来关于撒哈拉的故事层出不穷,有探险的,爱情的,神话的,战争的,科幻的…… 撒哈拉似乎一直对电影故事有着某种诱惑力。从绿洲小城内夫塔开车不出一个小时,就进到了沙漠的腹地,远远地就能看到一群平地而起的建筑,隐匿在茫茫沙漠中。电影《星球大战》四集的部分场景是在突尼斯南部拍摄(电影中的塔图因星球),而且这些地方仍然完好无损。你可以驻足于天行者路克的家(现在是个旅馆),又或者漫步于弥漫蒸气的沙漠和莫斯•艾斯帕基地附近的《星球大战》外景地。 埃尔•杰姆斗兽场 (El Jem) 在清晨阳光的照耀下,坐在大巴车里的一行人远远地就看到了世界三大斗兽场之一埃尔•杰姆斗兽场沉默的外垣,千百年来静静地立在那里,恢弘的气势震撼心灵,让人肃然起敬。 埃尔•杰姆斗兽场于公元3世纪建造,代表了古罗马时期建筑的辉煌成就。当时人们对观看斗兽的渴求强烈,纵使附近没有采石场,全部石块都也要从200公里以外的加贝斯地区搬运。1979年埃尔•杰姆斗兽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斗兽场高大拱廊间漫步,仿佛步入了时空隧道。据说这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斗兽场,19世纪中叶,法国大作家福楼拜更是将其称为“罗马帝国在非洲存在的标志和象征”。 埃尔•杰姆斗兽场外观为椭圆形,长150米,宽124米,周长457米,最多可容纳3万到4.5万观众。可以想象,斗兽场鼎盛时期万人观看斗兽时的盛大场面。如今的埃尔•杰姆斗兽场,每年七八月份会举行盛大的歌剧演出,历史的余音挥之不去。 斗兽场底层中心是椭圆形的斗兽场地,周围布满了层层叠叠的看台。建筑的一角已经被损毁,但这丝毫不影响其“布局科学,构造完美和谐”。 骑单峰驼游览 (Riding on A Camel's Back) 驼峰上铺着厚厚的粗毯,还有让人手握的横杆,只是骑上去的一瞬间,身体要掌握好平衡,因为骆驼起立的时候是后脚先站,再起前腿,骑上去的人不免要前倾后仰。 杜兹是柏柏尔人马拉基克部落的家乡。沙漠开始于杜兹以南约10公里处,每年当地居民都要举办沙漠节,有歌舞、骆驼角斗的表演等。3-5月间,是沙暴肆虐的季节。沙暴平息后,地平线上偶尔会出现绿洲等蜃景。杜兹的集市相当热闹,游客可选购用骆驼皮制成的鞋、包等物。春天,杜兹的居民离开他们的家,到沙漠的帐篷中居住。他们抛开了电、煤气、自来水和电视,回归到大自然中。 Paradise Island走进天堂岛 杰尔巴岛 (Djerba) 很难想象突尼斯是继法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海水浴疗法目的地,而杰尔巴岛则是休闲与体验的首选之地。美丽海滩更是久负盛名,岛上覆盖着大片的椰枣树和橄榄树,配以白色的房屋,把这个岛装饰成了地中海上的绿色宝石。突尼斯人称美丽的杰尔巴岛是“撒哈拉遗落地中海的一粒沙”,足见对其的珍爱;还有人称其为地中海的大溪地(Tahiti),可见其风景的旖旎。 杰尔巴岛是突尼斯休闲度假的天堂。优质绵长的环岛沙滩,舒适宜人的气候环境,先进便捷的服务设施,成为游客最青睐的地方。杰尔巴岛全年气候宜人,气温常年保持在15摄氏度以上,土地富庶没有丝毫的沙化现象出现。大巴车一路行驶,你会发现杰尔巴岛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气候温和,清真寺和白色的房屋分散坐落于棕榈树林间,各种光怪陆离的酒店和霓虹灯广告牌鳞次栉比。 海盗船巡游 (Pirate Boat Parade) 在杰尔巴道的东部,还有一个外岛,正日益被家庭和蜜月游客追捧。荷马在《奥德赛》中曾讲述过,杰尔巴岛女妖引诱尤利西斯一行人食用莲花,食用者无不眷恋莲花味道而不愿回到船上返航。越过港口中林立的桅杆,看到地中海在艳阳下正显出深不可测的幽蓝。一艘巨大的海盗船停靠在岸边向我们呼唤。一段奇妙旅程即将上演!登上海盗船,发现来自不同国家的游客在此欢聚一堂。 2个小时的航程中,大家如熟识的朋友一般,彼此间亲切的交谈,在“海盗”们的引领下载歌载舞——船长热情洋溢的欢迎词,劲爆激情的音乐,动感欢快的舞蹈表演,庄重的捕鱼仪式,船上的小孩子在甲板上的“热舞”,将旅程一次次推向高潮。 当客人们乘坐海盗船抵达外岛后,迎接大家的就是另一个世外桃源,干净细腻的沙滩、湛蓝的海水、温暖的阳光、诱人的美食,让人不由得在海边驻足停留。喜欢游泳的朋友也可以换上泳衣在海水中畅游,和地中海水亲密接触一番,或是在沙滩上慵懒地晒太阳,享受地中海阳光的温情。 North Africa北非奇观 沙漠盐湖 (Saline Lake) 本以为突尼斯的沙漠之城就是一片玄黄,没想到路上还遇到了一片粉白的盐质沙漠——吉利特盐湖。吉利特盐湖是连接杜兹及托泽尔两大绿洲的桥梁,面积达 5000平方公里,约占突尼斯国土面积的 1/32。湖区还曾发现鲨鱼的骸骨,想必在远古时期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拜造山运动所赐,变成了今天的模样。 盐湖中的盐被提炼出来之后销往世界各地,普遍用作各类工业用途和化雪剂的配制。突尼斯政府为了促进旅游业,在盐湖中开凿了一条方便游客观看的公路。盛夏季节,这里看到海市蜃楼的几率冠绝全球。阳光下的盐湖似海似镜倍感神秘。脚踩着盐粒“咯吱咯吱”作响,用手捧起来仔细看,竟然带着玫瑰的粉色光芒。 柏柏尔人穴居房 马特马他是柏柏尔部落的总称,这里展示了一直有人居住的穴居住宅的独一无二的建筑。 在不远处的一片黄色高原上,隐藏着另一种沙漠建筑,为了防止沙尘,也为了避暑,当地的柏柏尔人就从地上转移到地下, 他们在地平面下曲曲折折地挖出大小不同、互相联系的洞穴,有厨房、餐厅,还有客厅、卧室等等,这些房屋冬暖夏凉,非常适合居住。在土地表面挖就的这些洞穴清爽宜人,有些洞穴有时只能由一条通道进入其中。当地原住民柏柏尔人的门口,常常画着一条蓝色的鱼,代表了“财运”,和中国的“水生财”的说法不谋而合。 柏柏尔人在这样的洞穴里生活了几百年,他们是沙漠中最能适应恶劣条件的民族。柏柏尔人典型的洞穴建筑分为两层,每一层功能不同,虽然简单,但构造精密,卧室、厨房、储藏室,一应俱全,尤其是储藏室。柏柏尔人是北非真正的原住民,但在几百年前,当时的统治者却不允许他们拥有自己的文字,为了延续文明,他们把柏柏尔文巧妙地编织进地毯的花纹,精致的制毯工艺也随着曲折的历史绵延至今。 The castle and the port 古堡与港口 哈马马特 (Hammamet) 哈马马特是一个与世无争的古老渔港, 也是突尼斯最著名的海滨疗养地。进入黄色夯土和石块筑起的城墙内,我们惊异地发现这里的建筑风格与蓝白小镇颇有几分相似。一样的白色房子蓝色门窗,在阳光下风情万种地闪耀着。 哈马马特老城紧挨地中海,海风带来一点咸咸的味道,老城仍然保持着几个世纪以前的格局。老城的最高建筑是古堡,呈正方形,边长40米,墙高15米,墙顶宽约3米,只有一道门可以进入。 站在哈马马特老城的古堡顶上,近处的老城和远处的旅馆群尽收眼底。从老城到旅游区,人们如同进入另外一个天地。哈马马特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海湾既无礁石,也不见排天巨浪。海滩上白色的沙子细腻、柔软。海边绿树成荫,气候四季皆宜,没有酷暑也无严冬,终年适合旅游。 甘达乌依港 (El Kantaoui) 20世纪20年代,一位罗马尼亚的百万富翁爱上了这个与世无争的小渔村,他把自己的别墅设计在海滩上,邀请许多艺术家和作家朋友前来赏玩。没想到一传十、十传百,其他富裕的欧洲人随后也陆续到此扎根,由此发展成南部繁华的度假区。 如今在哈马马特的港口里可以看到许多高档游艇,整齐的桅杆在天际下划出一道道美妙的线条。每到7、8月份盛夏,这里将迎来旅游的旺季,到处充斥着香槟、音乐、咖啡、舞蹈,盛放着经久不息的热情。而此时行走在餐厅酒吧一条街上,更多的是宁静祥和,闲散自在。柔和的橘色灯光与蓝白相间的简单色彩让夜色中的哈马马特更加美丽动人。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