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深入毛里求斯的混搭天堂 新鲜事不断 | |
作者:徐连博 文章来源:环球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05-05 15:17:17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头盔比想象中的安全,甚至可以试着从脖子的缝隙里把手伸进去擦拭眼前的水雾。定了定神,我发现自己站在一大片珊瑚的中间,在淡白的沙地上,珊瑚丛就像一人多高的灌木,鱼群如飞鸟一般,环绕着灌木时起时落。向导也凑到身边,带来了几片面包,我们把面包捏碎了抛出去,鱼群即刻蜂拥而至,环绕在我们周围,有些胆子大的小家伙还会在手上短暂停留,感觉就像在广场上喂鸽子。
相对海底漫步,浮潜是更普遍的项目。陪我浮潜的是个帅得非比寻常的黑人小伙子,看年龄不过十六七岁,和套着救生衣的我相比,他的水性好得简直像条鱼。这位皮肤黝黑的小帅哥始终快速地游动在我周围,为我驱赶鱼群。他打着手势指引我去看一块彩色的珊瑚礁,甚至还潜到水底,捡了枝珊瑚送给我。 虽然临上船时,船长按照毛里求斯的规定要求我把礼物扔回水底,却丝毫不影响我把这次浮潜列入假期最美好的经历之一。除了香蕉船、冲浪、风帆这样体力与技术并重的活动,酒店还在海上开辟出唯美浪漫的体验,比如,情侣们可以租小船去海上享受私密的一餐。其实在海滩吃饭风已很大,海上想必只有更厉害,可碧海蓝天之间,四目相对,这样甜蜜的就餐经历哪有情侣能够抗拒,即便没有大餐,也能让人甘之如饴。 再隆重一点儿的项目就是看海豚了,通过酒店可以预约看海豚的行程。据说海豚会在太阳升起的时候前往固定海域享用早餐,我们决定抽出一天专门去赴海豚之约。汽笛轰鸣,快艇划开碧波迅速驶离海岸,航行了大约半小时,船速忽然慢了下来,同伴们举着长焦镜头四处张望,不多久,第一只海豚出现了。“快看,海豚!”所有人都不自觉地压低声调惊呼,船又慢慢地朝着目标区域靠近了一些,果然,几分钟后海豚又出现了,还是同一只。水性好的同伴迅速跃入水中,可能因为人多,形单影只的海豚显得很谨慎,并没有过来和我们亲密接触,远远跃动几下,就从水面消失了。又过了会儿,来看海豚的大小船只更多了,在水面上来回转着圈逡巡,大有围追堵截之势。那只孤零零的海豚,始终和船阵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我们决定返航,让这海上精灵安安心心享受原本属于它的领地和时光。 漫游之美 深入毛岛最In处
除了泡在酒店,最让人开心的就是找张地图,租个车在岛上四处乱转。毛里求斯不大,却是个节目丰富的度假地,不紧不慢地杀掉三五天时间丝毫不是问题。在毛里求斯旅行的经典去处中,蔗糖博物馆(Sugar Adventure)当之无愧排在第一位。据说,17 世纪荷兰人把甘蔗带到毛里求斯,开始并不是为了制糖,而是为了酿造一种甘醇的饮料——朗姆酒,对于常年在海上漂泊的船员来说,酒无疑是快乐之源。毛里求斯岛上肥沃的火山灰和丰沛的雨量成全了这种甜蜜的植物,到了18 世纪,甘蔗在毛里求斯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可耕种的土地90% 以上都成了蔗田,法国殖民者开始主导岛上的制糖业直到今天。 伊娃告诉我,我们看到的那些密实如芦苇荡的蔗田,大多都由法国公司掌管,统一种植,统一收割,统一制糖,支撑着岛国的经济。基于甘蔗种植业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毛里求斯并不可观的土地面积,也为了持续生息,毛里求斯养成了一套“甘蔗生存法则”。
蔗糖博物馆的前身是一间持续运营了170 余年的蔗糖工厂,原地原样保留着当年蔗糖生产和运输的全套设备,顺着参观路线走完全程,你不但能明白甘蔗怎么变成甜蜜可爱的琥珀色颗粒,更能体味蔗糖之于毛里求斯的重要意义。 路易港是毛里求斯的行政中心,也是全毛里求斯最富生活气息的地方,这里既有繁华的购物中心,也有市井缩影唐人街以及毗邻的路易港集市。整个唐人街地区充斥着花花绿绿的热闹情绪,黑人兄弟的小吃摊挨着印度人的小药店,巨大的清真寺和上世纪80 年代风貌的中式南杂铺做了邻居,不同民族和文化的基因在这里纠缠,互不侵犯,其乐融融。 |
|
![]() ![]() |